IPCC在评估领域建立了作为一个真正的金标准的名声,但这次却不幸被涂上了污点,报告主要撰写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菲尔德写道,没有任何一名小组成员注意到这些错误的数字。
强调近千年来北半球温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过程中,到20世纪才突然上升,并把这条曲线形象地比喻为曲棍球杆,这个结果被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所引用。因此,需要对曼等给出的不同序列做出详细分解分析,才能为未来百年的温度预报打好基础。
准21年的振荡形成了10年际的暖期和10年际的冷期。为将全球气温上升值在本世纪末控制在2℃以内,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政要为减排温室气体而争论不休IPCC在一份声明中对于喜马拉雅冰川被证实的错误评估表示遗憾。批评人士指出,这比之前的数据提前了好几百年,很明显2350年被误写成2035年。这份世界上最权威的报告分章节对全球7大洲的气候变暖状况作了阐释,但亚洲章节中有半页左右的内容出现了惊人的错误,而且数量多达5处。
报告中的5处错误说法1、报告写道喜马拉雅冰川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冰川消融速度更快。这个错误招致了各方的广泛批评。代表们建议,在墨西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举行5次到6次双轨会议。
代表们表示,四国愿意在2010年1月31日前就自愿减排的措施进行交流。与会四国希望基础四国不仅是协调谈判立场的论坛,也能成为有关国家就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和科学技术进行交流的一个渠道。2009年11月,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北京召开会议,协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的基本立场。会议决定此后每个季度举行一次部长级协调会,下次会议将于今年4月底在南非举行
会上,来自本地的企业现场捐赠公益资金68万元,台山市称,未来将在两年内种植5000亩红树林,并打造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县级红树林示范基地。据介绍,广东万亩红树林人工种植活动已经成为广东省全民生态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至今年初,全省已经在湛江、珠海等地启动第一期种植红树林工作,并在湛江种植红树林1206亩,珠海淇澳岛种植1000亩活动在去年12月启动,第二期种植活动也从今年开始启动。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个难得的珍稀的森林资源,在抵御自然灾害、维护沿海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被喻为海上长城和海岸卫士。昨日,由广东省环保厅、省环境保护基金会组织的同在蓝天下,共建红树林环保公益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江门台山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到今年年底,广东省将在江门、汕头、汕尾、中山和惠州等地实现1万亩的红树林种植计划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但果然有分歧,就会说你的数据不行。
科学家要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为了拿到科研经费而跟着主流走。哈斯南则公开表示,他的有关主张纯属猜测,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研究支持。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该专家解释说,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大多使用国外的数据,现在看来这些数据都有可能是被处理过的。
刘洪滨说,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学界一直有很多看法,有人觉得是太阳的周期活动造成了全球气温的波动。这个道理很简单,刘洪滨解释说,二氧化碳量每天都在增加,但不可能明天的温度就一定比今天高,后天的温度就一定比明天高。
启示三:科学研究应该秉持公正黄锷告诉记者,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本应当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但现在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变暖说一家独大的局面。在气候门被披露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专家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国内学者以后要慎用外国的数据,最好尽量使用自己获取的一手数据。
与IPCC的论断全球正在加速变暖,而人类行为是其主要原因不同,从海洋角度研究气候变化的陈显尧认为,全球温度可能存在一个65—70年的自然振荡过程,而过去10年恰好是这个振荡过程的高峰,因此对全球加速变暖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分析。黄锷透露说,去年9月,IPCC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10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启示二:中国应展开独立的气候变化研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IPCC工作组专家罗勇曾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巨大差距,而差距之一就在于中国缺少获国际公认的自己获取的观测数据。这一被称之为IPCC门的事件,与去年年底的气候门事件遥相呼应——去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这些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以支持气候变暖结论。然而,该报道的作者皮尔斯承认,他是通过电话采访完成了那篇报道,而且采访对象是印度一位不知名的科学家赛义德·哈斯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IPCC是支持变暖说的主要力量,而IPCC的研究又是国际气候谈判科学依据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美国,很多科学家的想法就是:既然IPCC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界,他们就不好再发出质疑的声音,以免让公众对科学界失去信心。
在邮件里,他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并在最后问对方是否真的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刘洪滨指出,实际上近1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对稳定,并没有上一个10年升温那么明显。
他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最近他与IPCC的一位外国专家通电邮。但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这一总体结论是站得住脚的。
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则认为: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现有的对气候系统完整观测的时间还不够长,只能再通过二三十年的观测,结合过去100年的记录,才有可能看得更清楚。对此,陈显尧颇显无奈。
就中国而言,四川地区的温度不升反降,北方地区的升温要比南方明显。我不认为一个错误就会削弱这份长达3000页的报告的可信度。其实对气候变化的争论从一开始就有,所有的环节都存在争论。启示一: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在1月20日的声明中,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称,他们的报告中存在数据错误。
这位专家说:如果国内数据与国外数据是一致的,没问题。此外,由于国内学者都喜欢往国外学术期刊上发文章,而外国学术期刊看重的是国外数据,不认可中国的原始数据。
我本想和他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可没想到他在答复中只强调IPCC的结论具有权威性,不可置疑。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显尧担心自己在申请课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尽管气候变化是目前正热的领域,但他的研究却是其中相对较冷的一个方向。
这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气候门事件真相尚未大白,又一桩严重违背事实的丑闻袭来,面对扑朔迷离的数据,有关专家认为——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麻烦不断,气候门事件真相尚未大白,又一桩丑闻袭来:1月20日该组织正式承认,其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第4次评估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
具体而言,现在的模式,在完整模拟气候圈层的作用方面还很欠缺,远未达到理想效果,只是在长期的宏观趋势预测上做得还算较好。从气候门到IPCC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还有的对模式的可靠性、温室气体的排放情景等也都存在质疑。在气候门事件爆发后不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IPCC的结论不是建立在一两个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的。
中国不仅仅需要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气候变化是在一个大的趋势的基础上,再叠加了很多自然系统的周期波动,周期都不相同,有的上千年,有的几十年,所以在具体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很复杂。
但从长远来看,全球变暖仍是大势。而另一方面,在气候门事件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就分析指出,气候门所涉及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在近10年中获得的研究经费增长迅速,有的甚至增长了近10倍。
我感到很遗憾,他并没有在学术上说服我。更进一步而言,正如罗勇所指出,中国需要在气候变化上展开自己独立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
5、第三步: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后台管理界面。 [阅读]
导读 大家好,小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阅读]
1、广东省肝病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国庆教授(全国肝炎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获得者、国际病毒肝炎和肝病大会特邀专家)指出,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中和入侵的乙肝病毒 [阅读]
先来介绍一下:首先在软件提供的键盘上选择你要修改的按键,然后点击左下方将选中的按键重新映射到:右侧的白色框,在弹出的下拉框中选择你要映射的按键(部分下拉框会被右侧的广告遮挡,但不会影响使用。 [阅读]
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些其他产品,就像下面将要提到的相机一样。 [阅读]
有人问边肖苹果macbook怎么样,那就让边肖告诉你吧。 [阅读]
5、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 [阅读]
给相应的风扇加点油就行了。 [阅读]